一、龙门数控火焰切割机基本配置
序号
|
项目
|
规格
|
数量
|
备注
|
1
|
机架
|
德国技术,重型机架,整机加工
|
1台
|
自制
|
2
|
横向导轨
|
双轴心导轨
|
2根
|
台湾
|
3
|
纵向导轨
|
国标重轨,精磨加工
|
28米
|
上海重机
|
4
|
驱动方式
|
精密步进驱动
|
4套
|
国产名牌
|
5
|
纵横向减速系统
|
行星减速机
|
3套
|
台湾NICLAS
|
6
|
电控柜
|
抗等离子干扰型
|
1套
|
自制
|
7
|
数控系统
|
上海交大F2300B
|
1套
|
上海
|
8
|
自动点火装置
|
/
|
2套
|
|
|
自动调高装置
|
|
2套
|
|
9
|
割炬移动体
|
精磨处理
|
1组
|
自制
|
10
|
横向机械传动
|
精密齿轮齿条
|
1组
|
台湾
|
11
|
横纵向管路传动
|
工程拖链
|
1套
|
河北
|
12
|
套料软件
|
FASTCAM
|
1个
|
澳大利亚
|
13
|
主要部分电器
|
施耐德
|
1套
|
施耐德
|
14
|
开关电源
|
明纬
|
1台
|
台湾
|
4、技术指标
1
|
直条割炬
|
4把
|
2
|
数控火焰割炬
|
2把
|
3
|
有效切割宽度
|
≤3200mm
|
4
|
有效切割长度
|
≤12500mm
|
5
|
空程行走速度
|
0-6000mm/min
|
7
|
切割厚度
|
6-80mm
|
8
|
穿孔切割厚度
|
70mm
|
9
|
边缘切割厚度
|
≤80mm
|
10
|
割炬升降距离
|
≤150mm
|
|
火焰切割厚度
|
5mm-200mm
|
|
火焰割炬升降方式
|
电容调高
|
|
火焰切割点火方式
|
自动点火
|
14
|
整机精度验收标准
|
符合JB/T5102-1999
|
5、工作条件
1
|
环境温度
|
-5°C~45°C
|
2
|
相对湿度
|
≤90%,不结露
|
3
|
周边环境
|
光线充足,通风良好
|
4
|
电源电压
|
AC220V/3×380V±10%
|
5
|
电源频率
|
50HZ±1%
|
6
|
主机输入功率
|
≤5Kw
|
7
|
等离子电源容量
|
≤21.5KW
|
8
|
等离子气源种类要求
|
空气、氧气、氮气、F5、H35等
|
9
|
等离子气源清洁要求
|
冷冻式干燥,三级精密过滤,无油,无水
|
10
|
等离子气源流量要求
|
压力:1Mpa, 流量:0.6m3/min
|
6、机械精度
导轨的安装精度:
a. 主导轨的直线度 ±0.2mm/m
b. 主导轨的纵向水平度 ±0.3mm/m ±2mm/全长
d. 二导轨之间的平行度 <±2mm/轨距
机器精度:
a. 纵向有效行程 > 标称尺寸20mm
b. 横向有效行程 > 标称尺寸10mm
c. 直线定位精度 ±0.3mm/m
d. 直线重复精度 ±0.3mm/m GB误差≤±0.5mm;
e. 割炬行程 ≤250mm QB(出厂标准)误差≤±0.3mm
f. 切割速度 设定速度的±5%
g. 割炬升降精度 ±0.5 mm

7、技术文件
|
名称
|
数量
|
|
装箱单
|
1份
|
|
整机使用说明书
|
1份
|
|
数控系统手册
|
1份
|
|
伺服系统手册
|
1份
|
|
等离子电源手册
|
1份
|
|
基础制作图纸(合同签订后提供)
|
1份
|
8、随机备件
|
名称
|
数量
|
|
内六角扳手
|
2把
|

|
割炬易损件
|
若干
|
|
随机工具
|
专用工具 1套
|
9.产品介绍
1)机械部分
整机外型设计简洁。
横梁采取直线导轨方式。
横梁采用箱式结构龙门式机架,焊接后进行振动时效处理,以消除内应力,使之在长年使用中不发生变形。
机械传动系统全部采用精密滚动轴承和加工精度为国标7级的精密齿轮与齿条的啮合。
驱动系统采用的行星减速器,其输入、输出误差仅16弧分,同时,在横向、纵向齿轮传动结构中,增加了自动补偿间隙的装置,使之传动结构能准确执行数控系统发出的指令。
主动端梁:纵向轨道夹紧装置采用自动导向结构,不采用偏心轮夹紧结构,靠自动导向结构的弹簧力,使其在两根轨道结合处的行走平稳,不会产生夹紧轮偏紧、偏松现象。
所有在设备外观能见到的钢结构件、螺钉,均采用发黑或镀铬处理。
2)控制部分
彩色液晶显示器
全中文操作界面
在加工中可进行任意加工轨迹返回
具有自动穿孔功能
可返回任意切割起点位置
加工中可随时调整切割速度
输入方式:手动数据输入、U盘输入
自动诊断检验操作准备状态和程序完整性
完善的火焰、等离子切割机控制接口及操作界面
10.安装调试、环保验收等方面采取的技术和组织措施
1)纵向导轨的安装
纵向导轨出厂前已经作过必要的连接调整,因此纵向导轨安装时必须按导轨上的标记进行对应连接。导轨安装时,齿条均向外。
导轨安装时,既要保证每列导轨的直线度和水平度,还要保证两列导轨的中心距和相互水平。两列纵向导轨的中心距与横向跨度一致。
相应调整附件随机配备,其结构和调整原理如图1-2所示。
图中件6与基础上相应垫板焊接,件2与件6为一整体,件1用于调整导轨的高低与水平,件5用于调整导轨的中心距和直线度,调整结束,拧紧螺母3经件4压紧导轨。
2)间隙调整及平衡配重
切割机的间隙包括导向间隙、平衡间隙和传动间隙三个部分。设备安装调试时,需要对隙均进行调整。同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,还需要对间隙进行一次调整。
3)导向间隙调整
导向间隙,指两导向滚轮与前导轨两导向侧面的间隙。有横向滑架(或割炬拖板)对横向前导轨(或横梁)的导向间隙和纵向滑架对纵向前导轨的导向间隙。
导向间隙过大,会影响X方向与Y方向的垂直度和移动精度。用手轻轻转动前导轨两侧的导向滚轮,即可感觉到导向间隙的大小。
在每一对导向轮中,其内侧导向轮采用偏心轴方式安装,在其上方有供调整的轴伸端。转动该偏心轴,即可调整导向间隙。调整时,切忌将导向滚轮过紧地压向道轨侧面,一般采用轻轻转动偏心轴,当感觉到导向滚轮压到道轨侧面时,再反转一小角度,使其有一很小的间隙,然后将偏心轴锁紧。
纵向滑架对纵向前导轨有两对导向轮,因而也有两个调整偏心轴。
横向滑架对横向前道轨的导向,与纵向滑架对纵向前道轨的导向结构上类似,调整方法也一致。
4)平衡间隙的调整
纵向滑架经支撑滚轮和平衡滚轮作用到纵向后导轨上,夹住后导轨的上、下道轨面,以保证X道轨的水平位置。两滚轮对上、下道轨面的间隙,称为平衡间隙。为调整平衡间隙,平衡滚轮也是经一偏心轴固定。转动该偏心轴,即可调整平衡间隙。其调整方法及注意事项与导向间隙类似。
5)传动间隙的调整
切割机X及Y方向的移动,均是电机经齿轮及齿轮齿条传动来实现的,其传动原理如图1-3所示(有的X方向采用行星传动)。图中齿条分别固定在纵向前导轨与横向前导轨上。
传动系统是否间隙较大,从运行噪音即可判断。传动间隙,在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,应进行一次调整。
传动箱内小齿轮与电机输出轴固联在一起,大齿轮经轴在传动箱上定位。因此,传动箱内齿轮传动间隙的调整,可松开电机对传动箱的固定,将电机与小齿轮一起向大齿轮方向靠紧后再固紧即可。调整时,以消除间隙为目的,但不能使齿轮与齿轮靠得太紧。
传动箱分别与横向滑架和纵向滑架固定。齿轮与齿条的间隙调整,可松开传动箱在滑架上的固定螺栓,将整个传动箱向齿条靠紧后再固紧即可。同样,调整时以消除间隙为目的,不能使齿轮与齿条靠得太紧。
可以用划线的方式来检查间隙.用图板、图纸和铅笔,划出如图1-4所示的图形,假设BC为X正方向,且线段CD与线段EF长度一致,由图可以看出,线段CD是在正走了线段AB之后再走的线段,因而其长度不会受到纵向间隙的影,而线段EF则有从正走之后再反向走出的线段,因而其长度会受到间隙的影响。亦即如果线段FG不能与线段BC很好的重合,则说明系统存在有Y方向的传动间隙。
切割机使用前,须向纵向与横向传动箱中加入适量机油。同时,每三个月检查一次油面高度,每年更换一次机油。传动箱盖板上有一个M12加油螺栓,卸开该螺栓,从螺孔中向机箱中加入润滑机油,然后再将螺栓拧上即可。油面高度以大齿轮侵在油中为准。
联接氧气和乙炔气管。连结处接头尺寸与一般手用割炬接头一致。
当纵向切割范围较大时,对进气管和供电电缆,需采用高架拖引的方式,使气管和电缆在一定高度的位置前后移动,如图1-5示。纵向滑梁一般用10#。
安装界面划分:
甲方负责切割机基础(含工字钢)、切割平台、压缩空气、电源电缆等准备。
乙方负责指导安装、免费调试及现场培训并提供割台图纸。